超级透明、柔性、智慧:企业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之旅
在数字化时代,企业信息系统的搭建已成为实现生产超级透明、超级柔性和超级智慧的关键。这一转型不仅重塑了人与人、人员与设备、人与系统、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动,还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。
人与系统的连接,让客户能够通过系统实时了解产品特征、性能和价格,销售人员可以基于客户信用状况和价格折扣进行精准沟通。销售经理在流程审批前对产品价格、客户状态、交付时间等事项进行细致沟通,确保计划的准确性。计划员通过系统提供的关键件到货时间和装配车产能等信息,确认整体计划,生产入库并质检通过后,系统会自动通知销售员,确保货物库存的准确性。
系统与设备的连接,通过现场智慧终端与ERP/MES的无缝连接,实现了工厂内部生产运营信息的快速、即时自动传输。现场智慧终端不仅采集数据,还实现了人机交互、机机互联,将信息即时反馈到数据中心,实现工厂内部信息的即时流通。
生产管理系统的柔性化,让生产更加人性化、自主性,提高了空间利用率。系统支持定义柔性产线的产能信息、排产依据,适应小批量、多品种、个性化的生产需求。生产类型选择柔性生产后,系统可以维护产线排程信息,以工序计划/节拍产能定义柔性产线进行订单排程时的活动量公式,编制订单有限产能计划。系统还支持定义柔性产线与物料的生产关系、生产节拍及优先级,以及维护数据采集顺序、缺陷类型的定义。
系统根据订单优先级计算,进行有限产能排程,按产线产能、订单优先级正排,根据车间现场反馈的执行信息,自动滚动编排。柔性产线的首工序自动按订单顺序加工,中间工序扫码驱动加工,生产排程驱动现场物料供应,紧急插单只需调整优先级,重排计划,供料计划自动调整。系统支持配置多种排程模型,让交叉作业、顺序作业并存,工序时间实时排程,根据现场实际数据采集动态优化。
智慧电子看板的数据通过组态软件轻松定制多层显示界面,通过触控展开各种数据,实现生产数据推拉结合的呈现方式,适合工厂现场会议,也可远程监控。在现场防错方面,系统规范工件在现场的流转顺序,上料的品种、数量自动校验,机器所有程序自动匹配,图纸与任务自动下发。系统涵盖企业质量管理核心基础业务,并与采购、生产、车间、库存等业务紧密衔接,有效支撑供应链、生产制造业务,构成了面向供应链、制造企业的全流程的质量管理框架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、多组织的质量追溯管理。
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的搭建,企业实现了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,提升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成本,增强了市场竞争力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